三码必今晚必中码三码一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高教领导参考》:三码必今晚必中码三码一创新二级学院和谐文化建设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08-05-05

 

       近日,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的《高教领导参考》2008年第8期,在“校园文化”栏目中全文刊载了《三码必今晚必中码三码一创新二级学院和谐文化建设》。全文如下:

三码必今晚必中码三码一创新二级学院和谐文化建设
 
       2004年以来,三码必今晚必中码三码一深入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综合性大学目标,在提升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整体规划、逐步推进、协调发展要求,重点实施文化育人活动,着力创新二级学院文化,为建设一个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学校强化规划意识、创新意识,提出了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理念,同时投入近400万元,重点建设的沈行楹联艺术馆等一批校园文化精品工程,已经成为人文素质教育和爱国爱校教育的殿堂,使全校师生员工共建共享和谐校园文化。2005年三码必今晚必中码三码一荣获了浙江省高校文化创新奖。
 
       一、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的构想与规划
       我校以建设“精神家园、学习社区、生活乐园”为理念,以“师生共建、全员共享”为原则,以“学校统筹、二级创建”为模式,提出了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的总体构想。
      
       1.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的基本构想。我校作为一所合并升格的新建本科院,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办学、教师发展、学生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003年,党委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纲要》,把校园文化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2004年,成立校园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由校党委书记挂帅、吸纳校内文化专家组成,统筹规划和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在连续开展了五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基础上,根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学校调研出台《二级学院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的基本构想。
      
       我校二级学院文化建设体系的构建,学校层面,主要是从顶层设计、健全机制、协调资源、保障投入入手,做好校园文化的目标规划、工作指导和业绩考核;二级学院层面,把二级学院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结合专业特点,做亮和做强自身的文化特色。
 
       2.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我校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提升学校校园文化内涵、提高育人水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其具体建设要求是紧紧围绕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以建设精神家园、培养人文素养为核心,以环境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为重点,以载体创新为抓手,以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目标,努力培育良好的人文环境、学术环境、管理环境、自然环境和健康向上、个性鲜明、整体协调的文化氛围,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精神和学院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
 
       二、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从探讨酝酿、规划实施到总结提高,我校各二级学院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总体目标指导下,经过近三年的创新实践,已基本形成了符合自身专业特色、契合师生价值观念的二级学院文化,丰富和提升了我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1.以精神文化为主线,提升二级学院文化建设层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在学校的引导下,各二级学院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探讨师院精神及其价值,最终形成“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和谐共进、奋发有为”的师院精神;组织师生参与校训征集活动,最终形成我校“明体达用”校训。在师院精神和校训引领下开展二级学院院铭征集活动,提炼各二级学院文化特色,如法商学院的“崇德尚法、经世济民”,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崇仁精业”,人文学院的“人文化成、通达求新”,理学院的“格物致知、立业修身”,生命科学学院的“物竞天择、传承励新”、医学院的“救疾恤患,慎独奉献”等。各二级学院不仅鼓励在校师生共同参与,还充分发动退休教师、校友等力量座谈论证。师生自觉参与共建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更是一次共认价值观念、凝心聚力的过程。
 
       校风、教风、学风是精神文化的重要表现,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二级学院结合迎接教育部本科评估、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广泛开展校风建设活动;在始业教育和毕业教育阶段安排参观校史馆,校友讲座等,传承发展师院精神。学校通过师德师风建设、首届学风建设会议等,建立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的评价激励机制,着力推进从主体到主导者的改革,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机制和环境。我校把校园文化的外在目标内化为师生员工的自我要求,营造了一个和谐宽松的精神文化环境,连续四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2.以学术文化为主导,丰富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的内涵。学术文化是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支撑。学校以举办两院院士、著名专家学者高层次学术报告为载体,各二级学院以导论、导研、导读、导做、导师的新“五导”机制为载体,共同培育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并逐步形成了一些品牌,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如建立“导论”机制,创设了硕博论坛、博雅论坛等各二级学院专业论坛品牌。建立“导研”机制,充分发挥导师优势,指导学生学业、科研,去年我校考研上线率30%以上。建立“导做”机制,以教学实践为主,以社会实践为辅,着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如生命科学学院的“生命之光”专业成才活动、信息工程学院的电脑节、人文学院的百篇文等,2006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队,二等奖2队。
 
       3.以阵地文化为重点,提高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的品位。阵地文化是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各二级学院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红色文化、社团文化和公寓文化建设。一是以“红色文化”培养大学生爱国思想、民族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职业操守。二级学院开展“红五月”系列活动等,在党团建设中弘扬“红色文化”主旋律,先锋网被评为2006年度省高校优秀教育网站,信息工程学院的“党员之家”被评为2006年度省高校第三批示范性“党员之家”,中央电视台曾报道南丁格尔奖获得者邹瑞芳为我校护士生进行加冕。二是以“社团文化”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几年,我校共建设了9个省级优秀社团,其中理学院的吾爱社建立了我省高校首个大学生义工站,主要成员为国家、省政府奖学金获得者和“吾爱社”成员近千人,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公益服务活动回报社会;远方诗社在省高校“同一首诗”诗歌朗诵赛的朗诵和原创作品评比中双双获得一等奖。三是以“公寓文化”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生命科学学院的绿色寝室、艺术学院的“尚美”寝室评比都充分体现了专业特色。
 
       4.以环境文化为标识,打造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的亮点。环境文化建设是二级学院文化建设最直观的表现因素。我校注重以校园环境体现校园精神,各二级学院充分利用教学实验场所、办公场所、门厅、走廊、庭院等空间,营造文化气息浓郁的学院内部环境,如生命科学学院的蝴蝶标本廊等。同时,学校还根据几个二级学院的专业特点来营造其外部环境,如以“湖学”创始人、宋代教育家胡瑗命名的文化广场就与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比邻;赵紫宸、赵萝蕤父女在教育界、文学界、宗教界有建树,他们的纪念馆就建在人文学院、法商学院附近;由我校美术教师设计的星河广场与艺术学院只一水之隔。我校营造的二级学院内部外部文化环境,不仅诠释了学校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而且起到了外塑形象、内聚力量的作用。
 
       三、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的成效及经验
       校园文化表现的是一所学校的价值取向和校风校貌,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我校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理念新、体系全、投入大,经过近三年的建设,文化共识深入人心,制度框架已经形成,社会影响逐步扩大。
 
       1.文化共识深入人心。我校分别以领导、教职工、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倡导者、主导者和主体,来加强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的引导、管理和建设。全校师生员工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在共建共享中形成文化共识,文化环境更加优美,学术氛围更加浓厚,阵地建设更加完善,培育形成了师生共认的核心价值观,并已经内化、外化在师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学校连续获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单位和省高校文化创新奖。
 
       2.制度框架初步形成。我校参照二级学院管理体制建立了二级文化管理机制,创建了二级学院文化模式。一是建立二级学院文化建设检查评估制度,学校连续两年开展二级学院文化建设评比工作,激励二级学院文化创新。二是建立二级学院文化建设保障制度,成立由二级学院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学院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导本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把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院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3.社会影响逐步扩大。我校的二级学院文化模式一开始就受到了媒体和兄弟院校的关注。《二级学院文化建设实施意见》被2005年第18期的《高教领导参考》全文重点推荐;《崇尚人文精神 建设和谐校园》一文获2006年度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教育报》、《教育信息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浙江德育网、《湖州日报》等媒体对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和成效作了重点报道;省内外多所高校曾来校考察交流二级学院文化建设。
在探索和实践中,我校坚持走文化创新之路,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积累了丰硕的成果。
 
       1.机制创新契合二级管理。这几年,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二级管理体制也日趋成熟。但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一些高校由于没有形成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来统筹协调,出现了文化活动缺乏组织性、文化资源缺乏共享性等问题。实行二级学院文化建设,这一文化机制不仅契合高校的二级管理体制,而且可以让高校在文化管理中推进管理文化的发展。
 
       我校实行的二级管理体制给了二级学院更多的自主权。在保障机制上,学校把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经费纳入二级学院预算,让各二级学院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文化工作顺利进行。2005年,仅学校就投入20万元,各学院再配套经费,用于二级学院环境文化建设。
 
       2.运行模式强调双向互动。整个校园文化与二级学院文化之间,是引导与被引导、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我们提倡校园文化的二级管理,更强调在两级建设过程中学校和二级学院的文化互动。在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的推动下,我校加大了校园文化建设力度,这几年,我校投入近400万元,建成了胡瑗文化广场、思源广场、沈行楹联艺术馆、两赵父女纪念馆、校史陈列馆等,并已经成为我校重要的校园文化场馆和大学生爱国爱校教育基地。
 
       在推进学校和二级学院文化互动的过程中,我校还注重推进二级学院与地方文化的良性互动。通过推进百名专家教授进湖州,开展艺术、卫生下乡活动,开放校内文化场馆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进一步融入湖州地方文化建设,推进湖州文化大市建设。在走出去的同时,又把地方文化名人、文化精品请到校园里来,创设了“地方经济文化论坛”,开展了“苕溪风”——吴兴画院书画作品展、“魅力湖州”摄影作品展等,使得校园文化在地方文化的浓厚土壤里茁壮成长。
 
       3.文化成果重在共建共享。我校推行二级学院文化建设后,各类文化活动主要由二级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和师生兴趣爱好来组织,减少了中间的管理环节,拉近了文化活动与文化主体之间的距离。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各二级学院的文化活动内容更有针对性,参与师生员工更有积极性,他们对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更能发挥出来。
 
       师生员工在文化共建中共创文化成果,同时又共享这一文化成果,特别是以“三馆”为主的一批校园文化精品工程,正积极发挥着文化育人功能。赵紫宸、赵萝蕤父女纪念馆注重弘扬先辈的爱国情操和民族精神,是我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史陈列馆展示学校发展历程,凝炼传承师院精神,是我校爱校教育基地;沈行楹联艺术馆收藏了徐悲鸿、傅抱石、吴作人、谢稚柳等一大批大师和名家的珍品,是我校人文素质教育基地。“三馆”陆续建成一年多来,接待参观者10000多人次,育人功能和文化效应已日益显现。
 
       文化可载于物、可显于形、可聚于气、可蕴于神,文化影响是不可替代的教育。我校的二级学院文化建设在理念上的创新激发了校园文化的潜力,在机制上的创新激发了二级学院文化蕴藏的活力,在方法上的创新激发了文化主体的创造力,形成了师生员工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和谐局面。
 
       我校二级学院文化建设着力推进的时间不长,但已见成效。对下一阶段二级学院文化建设,我们仍将做出不懈的努力。一是我校从师范教育向综合性高校转型,校园文化既要继续弘扬重人文素质教育的传统,又要十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并重,着力培育创新文化;二是把丰富二级学院文化活动与打造二级学院文化精品有机结合起来,在丰富中提升,在提升中丰富,着力倡导二级学院文化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规格、学科专业特点,凝练特色,打造品牌。在强调二级学院文化个性的同时,我们将以校园文化的整体视野,构建“和而不同”的文化格局,形成多科性院校的文化生态效应,努力构筑全校师生员工共认的核心价值体系,共建和谐校园,共享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