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码必今晚必中码三码一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与改革开放同行(5)】那时的图书馆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3-05-28

三码必今晚必中码三码一

 

那时的图书馆
    

    1978年10月份,我从中文科教学岗位奉调至图书馆,1979年开始主持图书馆馆务。当时人民路128号师专南院校门左侧的求是楼底层是图书馆,那时的图书馆馆舍简陋,人员无几,工作繁重,辛苦备至。图书只有数万册,书库仅二三个教室,全部实行闭架借阅。学生每人每次限借三册。借书处设在书库的一个露天窗口,外面垫一块大石头就当作出纳口,碰到下雨天借书还要撑把伞,书库的上面还是学生宿舍。一天,有一位同学正在借书,突然间楼上倒下一盆水,将下面的同学淋了个满头满脸。借书的同学很老实,朝上看看也没出声。这个场景刚好被我看到,我直奔二楼,狠狠批评了倒水的同学,那位同学知道自己犯了错,也没有申辩。现在想想,虽然这位同学有点鲁莽,但当时如此简陋的条件,对他也不能有太多的责备。


    学校初创时期,各方面的条件都很艰苦。到80年代初,虽然求是楼全部作了图书馆,但这幢楼本身面积不大,楼下都作了书库,二楼安排了采编等业务工作用房以外,设立了教师阅览室,却解决不了学生阅览室的问题。因此,在1992年第一次新馆建成以前,学生阅览室腾挪是最频繁的。先后在南院教学楼302大教室、北院小礼堂 (行政办公楼)和红楼 (总务处和青年教工宿舍)楼下分别作过学生阅览室。1983年,北院新建食堂落成,原设计楼上是用作大礼堂的,前有舞台,后有放映室,还购置了电影放映机,地面上有三个大台阶,是用来安装座位的。由于学生阅览室适应不了逐年递增的学生数量,于是学校决定暂停礼堂功能,先作阅览室之用。当时的教师阅览室就安排在舞台上,台下的第一个平面作合刊书库,后面的三个台阶是学生阅览室,面积有350多平米,200多个座位,使阅览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即便如此,在一次复习考试以前,还是被争抢座位的同学挤破了玻璃大门。其间,因合刊书库承载超出了原建筑的楼面设计荷载标准,曾遭到建筑单位的警告,又不得不将部分合刊下架、打包,存放别处。这样的局面一直维持到1992年第一次新馆建成。


    学校恢复重建的前三年,图书馆才七、八个工作人员,不仅工作条件艰苦,而且任务繁重,那时即便是每周工作六天,但还是不够用。一个人往往需要顶二三个人的岗位。我在馆务以外曾兼任图书采购工作,预定的图书隔几天要去新华书店结账,然后自己把书拉回来,馆里同志一听到楼下三轮车的刹车声,都会纷纷出来帮忙,将一包包书搬运上楼。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学会了踩三轮车。满满的一车书,从书店拉到学校,即使是冬天,汗水也会湿透内衣。但学会了三轮车,周末家里买蜂窝煤也不用求人了。工作很辛苦,但我们都不讲条件,很自然、也很乐意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我和王应华是同时调到图书馆的,也是当时是最年轻的工作人员。我们都有各自的专业岗位,但人手不够,白天干完本职工作,晚上还轮流去阅览室值班。每逢搬书移库,还得奉献周日。除了馆里的同事需要加码,有时我还会抓着别部门的人来帮忙。有一次在整理书库时,我发现书架顶上还架着木板,上面垒着好多旧的报刊杂志,是原湖州师范学校图书室留存下来的,其中如 《人民文学》、 《新建设》、《新观察》等都是从50年代开始积累的。这些杂志都用纸捻装订,封面上用毛笔工工整整地写着刊名、年份和卷期数,看到图书馆前辈这么认真的工作成果,不由我肃然起敬。这些报刊资料于教学很有用,但依我个人的力量对付不了,于是我就拉了宣传科的沈鉴辰帮忙。小沈与我年龄相差不远,但我俩还有一段师生之缘,他毕业以后我们成了同事,还是室友。因此我请他帮忙,他也没有二话。我们利用晚上时间爬到书架上面,将这些旧报刊翻下来。这些报刊后来通过分类整理,重新装订,成为珍贵的馆藏资料,很受师生欢迎。


    回想过去,再看现在:巍峨的大楼,宽敞的阅览室,现代化的工作条件,感慨之余也深为社会的进步,学校的发展,图书馆的兴旺感到由衷的高兴。 

 

(校史研究室供稿 王增清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