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下发了《关于2014年红十字青少年健康安全主题社会实践项目评选结果的函》(中红宣函【2014】8号),我校提交的“行阳光之路,续生命之光——针对社区居民、高校学生和专职教师群体的红十字应急救护1+2+3计划”获批立项。
这项国家级社会实践计划具有一定新颖性和先进性,主要形式是以医学院阳光医疗服务团志愿者团队为依托,针对社区居民、高校学生和专职教师群体开展走进校园走进群众的应急救护培训工作。
“1+2+3计划”的最终目标是保证每个社区拥有一支救护队,高校校园配备两套应急救护辐射系统,对专职辅导员、附属学校班主任和体育课老师三支教师群体进行应急救护指导。“目前,就全国来说,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度都不容乐观。在面对许多突发事件时,往往缺少有效的第一反应人。”计划申报及总负责人董建新老师强调了计划开展的必要性,“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我就遇到过癫痫病突发等紧急事件。我们希望通过推广这个计划,能够使更多人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并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有一定的处理能力。”
应急救护的讲师队伍是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师生们组成的。“我在去年6月份先后参加了救护员培训和应急救护讲师资格培训,拿到了相关证书。我觉得这两次培训为我接下来的实践教学打下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参与全程培训的阳光医疗服务团团长丁启峰说。2013年6月份,湖州市红十字办公室主任朱培兰老师两度进行了关于应急救护理论知识的具体培训,第一批共67名学生荣获湖州红十字救护员证。其中作为代表的3名学生与3名老师在接受了更为严格的师资培训后获得了由浙江省红十字颁发的应急救护讲师证。
在本项目立项之前,学院已连续两年与湖州市红十字会签订《基于市校合作模式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长效机制探索》服务地方项目,2013年6月成功获批浙江省“情暖浙江•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培育发展计划首批立项资助项目,2014年5月“湖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去年暑期,团队以教师理论教学配合学生实践演示的形式进行应急救护知识教学活动,分别对电力局160多名员工和南浔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定期培训。而阳光医疗服务团队则走进两个街道共8个社区,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活动。进社区活动时,队员们先对当地居民进行了应急知识问卷调查并做出分析。针对社区的需要,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心肺复苏,绷带包扎等这些固定的教学外,还结合季节气候和社会热点进行教学拓展,比如就夏天中暑、溺水等高发事故的应急措施进行讲解。
“虽然天气很热,但还是有很多社区居民观摩学习,对应急技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应急知识进社区推行的初步效果让团队成员们倍感自豪。在白鱼潭小区回访过程中,受过知识培训的小朋友们还经常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应急救护小常识,保持着随身携带应急包的好习惯。
“我们希望这个计划实施,能够提升医生的急救能力,操作能力,即使在没有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应对急救事件。”医学院党委书记沈旭慧表示。“这个计划的实施,可以让医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依托这个平台为湖州老百姓做更多的事。”湖州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吴康丽表示。
据悉,计划开展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共计1279名学员参与培训。同时社区应急知识的初步推广、校园寝室一楼一志愿员以及对各附属学校老师分批培训的工作也在进行。计划还将继续实施,并以更加丰富的方式呈现出来,包括放映露天救急电影、展示现场演练宣传展板、定期复训以及成员间技能比武等。
学生记者:张宁宁
中国·浙江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313000) 浙ICP备10025412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195号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