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教工党支部现有党员23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15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近年来,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凝心聚力促发展,在学科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获校支部建设创新奖,近日,被评为湖州市基层党组织“闪光言行之星”。
创先争优,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支部党员心存远志,按照“国内一流、国际接轨”的目标,早作谋划、追求卓越,从平台建设到团队凝练,从项目申报到成果积累,一步一个脚印,业绩突出。近三年,水生生物学和水环境学科建成省重点学科,成功申报省科研创新团队和省渔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各1个,建成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等,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在水生动物营养调控与饲料、鱼类繁殖育种、环境友好型水产养殖及水环境修复技术等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0年以来,先后成功主办了全国水产青年学术年会、全国大宗淡水鱼营养与饲料学术研讨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扩大了学科的影响力,提升了业内地位。
支部党员事业心责任心强,全身心投入学科专业建设,舍小家顾大家,有些党员甚至达到了以校为家、废寝忘食的地步。如: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吴成龙博士,名副其实的工作狂人,新婚不久,恰逢申报省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上日常科研任务繁重,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那段时间他和家人商量后干脆把床安在了实验室。目前,他还主持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省淡水养殖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自选项目1项等。他说很享受这种拼搏的感觉,话语间充满着创新创业的激情和乐趣。
发挥专长,服务地方取得新进展
党支部注重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支部成员先后成功开发了太湖白鱼、淡水青虾、血鹦鹉、花鱼骨等名优鱼虾及观赏鱼类,为南太湖富营养化水域的生态修复技术集成、杭州湾湿地水生动物种群管理与评估等提供技术指导。与湖州荻港徐缘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签订横向技术服务合同10个,总计200万元,建成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4个,在青、草鱼高效环保型饲料研制与开发以及淡水青虾、中华鳖等池塘环境友好型养殖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中取得了明显成效,相关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15000亩以上,为合作企业治污减排新增效益2000多万元,社会经济效益达2亿元以上。
今年,系主任邵朝纲博士赴德清县挂职,兼任县“五水共治”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负责该项工作的考核和协调。他说“县里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农业局、环保局、水利局和城建局等职能部门实现联动,希望能在水资源生态修复等工作中发挥自身优势,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好服务”。暑期,多名党员教师将指导多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开展治水宣传和“水产中国”调研,为“五水共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立德树人,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
党支部坚持育人为本,制定实施导师制,组织开展“五导工程”和“生命之光”专业成才系列活动等,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近三年,支部党员指导学生在科学研究、学科竞赛和考研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指导学生考取浙江大学等重点院校研究生61人,指导学生获省大学生生命科学实验技能竞赛、浙江省挑战杯竞赛等省级竞赛奖项一、二、三等奖50余项,指导学生公开发表论文35篇,指导学生申请国家专利106项,指导学生专业暑期社会实践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全国行业实践类一等奖。
支部成员搭建科研平台,吸纳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指导学生申报科研立项,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今年以398分考取浙江理工大学的苏群舒同学满怀感激地说:“这里有最好的科研氛围,这里有最好的指导老师,它让我无法懒惰,我只得选择奔跑和坚持,真心感谢大家四年的关心和帮助!”
中国·浙江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313000) 浙ICP备10025412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195号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