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码必今晚必中码三码一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质量攻坚·科研篇(3)青年国家基金获得者背后的故事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5-04-01

    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有时枯燥乏味,有时一波三折,但我校有一批青年科研工作者迎难而上、披荆斩棘,奋斗在科研第一线,最终获得了国家基金。在他们杰出的成绩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他们又有怎么样的经验与我们分享呢?让我们一起关注青年科研工作者背后的故事。

 

鲁卫东: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有十分材料说十分话

 

    鲁卫东老师主要担任我校《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以及《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2003-2009年,他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历史学系求学,入著名历史学者周育民教授门下,先后获得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自2009年8月毕业后进入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以来,鲁老师潜心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学术研究方向是近代国家与社会变迁,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各一项,先后在《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史学集刊》、《安徽史学》等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2013年入选“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第二期行动计划”。同年,他的科研项目《民国中央官僚的群体结构与社会关系》获国家社科基金。

 

    学术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推动力。“做学术研究,尤其是人文类的学术研究,不仅要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也要有一个浓厚的学术兴趣在背后支撑。这样的话,你才能体会阅读和写作的快乐。当你发现一条珍贵的材料或者是能够支撑你观点的史料,其喜悦程度不下于发现‘新大陆’。”此说虽然夸张,却也道出了人文社科学者对于这些“小发现”而累积的成就感的重视。鲁老师说道,“历史既有光鲜亮丽的一面,也有不堪入目的阴暗面,长期埋首其间爬梳材料,对研究者而言光有学术献身精神那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有强壮的体魄和愉悦的心情。”鲁老师选择用运动的方式保持自己健康的身心状态,在激烈的足球对抗和团队合作中寻求学术研究的动力。去年,学校教工足球队成立,他是其中的元老队员之一。

 

    采访中,我们偶遇了前来与鲁老师商讨论文的毕业班学生高青,她说,鲁老师对科研严谨的态度让她十分感动,这也是她选择鲁老师作为指导老师的原因之一。“历史学科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不同,一定要建立在历史材料的基础之上,要有扎实的史料功底,才能做出好的文章。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有十分材料说十分话,不能弄虚作假。而且一般历史的研究成果都出得很慢,所以,对待这样的研究不能急功近利,要有温和、容忍的态度,在自由的学术环境中自由地发挥。”鲁老师说道。

 

    目前,鲁卫东老师手头上的科研项目已经进入了尾声,他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准备下一个研究项目。“我希望未来能够组成一个团队,毕竟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吴成龙:我想用我的努力和成绩来回报家人的支持

 

    记者走进生命科学学院水产研究基地的实验室时,吴成龙老师正在埋头分析近期将要结题的科研数据。吴成龙老师2010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度被浙江省教育厅授予“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称号,系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青鱼和草鱼营养与饲料岗位成员,浙江省淡水养殖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吴成龙老师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浙江省淡水养殖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自选项目1项。

 

    “做水产类的科研一定要接地气,科研成果服务于百姓、服务于产业才是我们科研的最大收获。”吴成龙老师如是说。来到湖州后,吴老师从过去对鲍鱼海参的研究转为对湖州太湖特色之一青鱼的研究。“鱼类相比其他的禽类对环境污染比较小,能够很好地在服务于环境和人类两者间取得双赢。”吴老师介绍道。

 

    对于科研,吴老师可以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无假期、无娱乐、无休闲,这就是吴老师科研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实验室里,我们看到了一张折叠床和一条被子。吴老师说:“每天晚上12点之前我是不会离开实验室的,去年整个寒假我都呆在实验室,有时候累了就在实验室里小睡一会。”为了科研,吴老师不仅牺牲了休息时间,也牺牲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时间。“有时候家人也会有埋怨,但是我想用我的努力和成绩来回报他们,而且他们知道这是我最爱的事业,也只好‘被迫’地支持我了!”吴老师笑着说。当谈及科研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时,吴成龙老师说道:“做水产研究的环境是很艰苦的,例如在夏天时,鱼苗大棚里的温度可达46℃,但是正是这样的环境不仅锻炼了我,也锻炼了和我一起做科研的学生,很多学生跟着我做了一段时间的实验后,不再娇生惯养,家长也感到欣慰。” 

 

    “做水产研究,联系的学科方方面面。”吴老师说,“我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我背后水生生物团队和浙江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开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不同的研究方面融合到一起,互相支持,其负责的老师们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罗亚娟:在合适的时间扮演好合适的角色

 

    在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立项名单中,来自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的罗亚娟老师的名字赫然在列。罗亚娟老师2013年6月毕业于河海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于同年8月来我校任教,主要从事环境社会和农村社会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在我校任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罗亚娟老师凭借“长三角地区污染产业‘北漂’、‘西移’的社会机制及其社会风险研究”的项目成功申请到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对于环境污染,在自然科学界并不是一个难题,但是为什么在中国经久不治,并呈现出转移现象。我的课题则是从社会学角度去探究环境污染及其转移的社会成因。”罗亚娟这样解释道。

 

    当谈到如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好成果时,罗亚娟老师谦虚地说道:“其实并不是因为我的能力比其它老师更出众,这其中有一定的机遇和运气,因为环境问题还是当下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同时,在一年内获得深厚的学术积淀是不可能的,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11年的社会学专业训练和研究积累,是课题申请的基础。”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大多都要为科研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无法顾及到家庭和亲人。但是,罗亚娟老师却能够做到在合适的时间扮演好合适的角色,工作和生活兼顾。在学校里,她是传道授业的老师;在丈夫面前,她是温柔贤惠的妻子;在孩子身边,她是母爱满满的母亲。“每天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后,就是我科研的时间。只要专注了,就会有效率,这样就不会占用其它的时间了。下午3点后,接孩子回来,我基本上就是围着他转了。所以,我认为大学老师的身份还是给了我更多的自由和时间来平衡我的科研和家庭生活。”她笑着说道。

 

    最后,罗老师对未来想要走科研道路的同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她认为,做科研工作要踏实,要能够沉下心来;其次,要去钻研人们所不知道的东西,这样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我希望同学们要有多元化的理想,要有社会关怀和社会担当,不要被当下过于功利的社会环境所迷惑。要让兴趣引领自己的人生道路,这样才能调动起内心的激情。”罗老师寄语道。

 

 

学生记者:胡逸云 任玲 戴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