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上午,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连坤明一行来我校走访调研。校党委书记许慧霞、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盛况、校党委副书记陈永华,校原党委书记金佩华、原校长张立钦、原副校长叶金云,学校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陪同参加。 连坤明一行先后... [详情]
12月27日下午,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在双创中心616会议室召开院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暨兼职研究员聘任仪式。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金佩华出席并主持会议,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人文社科处、社会合作与发展联络办公室、国际交流合作处、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负责人,以及研究院负责人、校内外兼职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 金佩华宣布了新一届院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院务委员会围绕研究院的机构设置、标志性成果、工作成效、主要任务和未来展望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审定了《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两山”理念研究院)2024年工作总结》《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两山”理念研究院)2025年工作要点》、审议通过《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蚕丝绸经典产业数智应用研究中心组建方案》。 金佩华指出,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相关学院的鼎力协同下,2024年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获得教育部成果奖励;牵头申报并获批“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点;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获批省级样板党支部;主办南浔国际研讨会;成立长三角高校蚕丝绸文化教育联盟;出版《新质生产力导论》等成果;入选高校助力乡村
2024年12月24日,《光明日报》发表我校党委书记许慧霞的署名文章《探索方法路径,振兴乡村教育》。全文如下:探索方法路径,振兴乡村教育作者:许慧霞 强国必强教育,教育必强乡村。乡村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神经末梢”,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性、先导性、内源性要素,也是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关键环节。新时代新征程,扎根中国大地,着力以振兴乡村教育实现教育振兴乡村,是教育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使命。 深刻理解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价值意义 从革命年代我们党对农村教育的初步探索,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再到新时代的乡村教育振兴,我国乡村教育逐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稳步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乡村教育振兴的时代价值愈发凸显。 乡村教育振兴是城乡融合的基础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乡村教育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持续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畅通城乡教育要素流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成效显著。持续健全城乡一体、均衡发
为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发展战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促进数智课程建设,12月17日,我校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蚕丝绸)传承基地召集长三角蚕丝绸文化教育联盟的有关高校,召开了AI赋能蚕丝绸文化系列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研讨会。来自浙江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智慧树及我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由校原校党委书记、蚕丝绸文化基地主任金佩华主持。 会议包括AI赋能蚕丝绸文化系列课程建设报告、知识图谱建设启动仪式以及智慧课程建设推进研讨交流等环节。 在课程建设报告中,我校蚕丝绸文化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基地课程群的构建体系和建设思路。智慧树负责人分享了教育部“101计划”,介绍了智慧树在智慧课程、课程知识图谱建设方面的相关举措,并展示了当前已建成的优秀案例。楼程富详细论述了数智赋能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的框架,以及浙江省在人工智能和数智赋能方面的教学改革举措及取得的成效。江苏科技大学副教授闻燕分享了中国大学MOOC《蚕丝智慧与农桑文化》课程的建设经验。 会议期间,几位与会专家一起按动了国家智慧课程与蚕丝绸系列课程知识图谱建设的启动按钮,标志着两项建设工作的正式启动。与会人员随后就AI赋能课程的具体操作
12月15日,由中国图学学会主办,我校信息工程学院与中国图学学会可视化与认知计算专委会联合承办的“多媒体内容感知理解与生成研讨会”在浙江湖州举行。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多家科研单位和高校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及学生参会。我校副校长李庆峰、中国图学学会可视化与认知计算专委会主任杨鑫分别致辞,对参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会议期间,来自国内多所顶尖高校的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晓军教授和何向南教授分别就“视觉语言导航赋能具身智能”和“大模型驱动的推荐前沿进展”进行了深入阐述;北京大学张史梁副教授围绕“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开放场景视觉感知”进行了精彩报告;大连理工大学杨鑫教授介绍了“生物启发的图形生成探索与进展”的最新研究进展;浙江大学肖俊教授和杨易教授则分别报告了“从封闭词汇到开放词汇的视觉理解”和“可控跨媒体内容生成”的先进研究成果。这些报告围绕多媒体感知理解与生成领域的前沿问题,展示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会人员围绕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交流,就关键技术、研究热点以及实际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会议为与会者提供了高水平的学术
题目:关于F0701底层逻辑和顶层设计的思考 On the Underlying Logic and Top Design of NSFC F0701 报告人:周傲英 时间:2025年01月08日(周三),09:00-10:00 会议地点:31-904 报告摘要: 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一场新的科技革命, ChatGPT和AlphaGo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启发人们重新思考对于科学和数据的理解。这场科技革命有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从“科学引领技术”变成“技术倒逼科学”;二是,“新的经验主义”呼唤“新的理性主义”,也就是新科学。新的科学范式正在形成,基金委设立“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类别因应了这个趋势。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互联网不仅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更是人们认识数据重要性的实践活动,同样也是教育变革的前提。数据之于数字化,正如电力之于电气化,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底层逻辑。数字化就是数据化和数智化(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是融入了互联网思维和数据思维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根本出路是向互联网企业看齐,根本目标是促成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教育科技(EduTech)是必由之路。
报告题目:夸克偶素衰变中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之间相位的测量 报告人:王雅迪(华北电力大学) 时间:2025年1月8日(星期三)15:00-16:00 地点:理学院1-401 报告内容: 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是夸克偶素衰变的两种主要衰变机制。它们之间的相对相位是理解衰变动力学的基本参数,特别是对于精确测量。基于以往对J/psi两种体衰变模式(1-0-、0-0-、1-1-和NNbar)的间接实验研究,可以得出该相对相位约为90度,但psi(3686)的一些结果也不排除90度的可能性。从理论上讲,微扰QCD和QED中的子振幅都应该是实数,这意味着相对相位应该是0度,这与间接结果相冲突。本次报告将介绍共振态扫描法的直接测量,通过引入连续区产生的电磁振幅,从J/psi、psi(3686)和psi(3773)的产生截面线形来直接测量电磁相互作用与强相互作用之间的干涉行为。 报告人简介: 王雅迪,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专业;曾先后在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弗拉斯卡蒂国家实验室、德国GSI亥姆霍兹美因茨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高能
报告题目:人工智能赋能智能制造数字底座的探索 报告专家:杨华勇 时间:1月6日(周一)15:30 地点:明达楼126 报告人简介: 杨华勇,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专家,重庆人。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英国巴斯大学获博士学位。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05年受聘为浙江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年和2012年两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主任、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及控制分会荣誉主任、浙江省知联会副会长、浙江大学知联会会长等社会职务。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华勇院士近30年来一直在教学科研一线,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50项。出版专著4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杂志论文2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6篇,EI收录论文230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2项。他长期从事电液控制方面的理
为加强三码必今晚必中码三码一与嘉兴大学两校在分析及其应用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研讨相关前沿课题和最新发展趋势,两校分析及其应用会议将在三码必今晚必中码三码一召开,诚邀专家学者拨冗前来参加会议。 一、会议时间 2025年1月3日报到,4日-5日为会议,5日离会。 二、会议地点 三码必今晚必中码三码一 三、特邀报告人(以姓氏拼音为序) 陈思雨(嘉兴大学):Global multiplicity of solutions for p-Laplacian quasilinear Schr?dinger equation with singular term 李波(嘉兴大学):On the improved reverse H?lder index: breaking (n+1)/2 in the upper half-space 何基龙(三码必今晚必中码三码一):Lagrange multiplier structure-preserving algorithm for time-fractional Allen-Cahn equation 吕小芬(三码必今晚必中码三码一):Tent-Carleson measures f
2024年12月24日,《光明日报》发表我校党委书记许慧霞的署名文章《探索方法路径,振兴乡村教育》。全文如下:探索方法路径,振兴乡村教育作者:许慧霞 强国必强教育,教育必强乡村。乡村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神经末梢”,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性、先导性、内源性要素,也是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关键环节。新时代新征程,扎根中国大地,着力以振兴乡村教育实现教育振兴乡村,是教育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使命。 深刻理解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价值意义 从革命年代我们党对农村教育的初步探索,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再到新时代的乡村教育振兴,我国乡村教育逐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稳步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乡村教育振兴的时代价值愈发凸显。 乡村教育振兴是城乡融合的基础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乡村教育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持续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畅通城乡教育要素流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成效显著。持续健全城乡一体、均衡发
2025年1月3日,湖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报道我校举办转化医学院士论坛。链接如下: https://nthh.media.hugd.com/pages/2025/01/03/d3fa72a4a0d1491caf31e59b126fb17e.html?_xhOutLink=xhcontentType=4id=d3fa72a4a0d1491caf31e59b126fb17epraise=1shareAppId=6edfb16544f3410195919ec712d1d6fa
2024年12月31日,《湖州日报》报道我校举办转化医学院士论坛。链接如下: https://szb.hz66.com/hzrb/h5/html5/2024-12/31/content_117516_18141899.htm?shareAppId=6edfb16544f3410195919ec712d1d6fa
2024年12月31日,潮新闻报道我校第二届美食文化节暨德清湖捕鱼活动在校园德清湖前举行,百余位师生聚在一起,同庆丰收、共迎新年。链接如下: https://tidenews.com.cn/video.html?id=3003955duration=31isVertical=0fsize=7826222width=1280height=720video_h5_mode=1source=weixin
中国·浙江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313000) 浙ICP备1002541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195号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